最近更新: 2011-12-29

PHP 自訂注記與屬性注入功能

我前天想要修改我寫的一個精簡型 PHP RESTful 框架 (「CommonGateway」),將它由外部設定(注入)控制項屬性內容的動作,改的更有使用彈性。最好像 Java Spring framework 那樣,可以透過注記(annotation)方式,讓使用者指定要注入的項目。

雖然 PHP 的語法並不支援注記符號,但是我可以變通一下,把注記內容寫在 doc 區,然後再自己解析 doc 的內容。 PHP 的 phpDocumentorPHPUnit 工具就是這麼做的。這個工作倒也不難,只需要用到 PHP Reflection 功能的 getDocComment() 就可以了。

我先解釋什麼是 doc 註解? 基本上,在 PHP 的語言規範中,並沒有提到 doc 註解這個條目,但是許多工具與擴充模組的程序員在設計時,卻不約而同地採用了 Java 的 doc 註解寫法做為特別強調是說明文件的註解。凡是用 /** (一斜兩星)開頭、*/ (一星一斜)結尾的註解,就視為對緊隨此段落的程式元素的說明文字,專門稱之為 doc 註解。如下所示:

/**
開頭為一斜兩星的註解,就是 doc 註解。
因為跟著這段註解的程式元素是變數 $text1 的定義,故這段 doc 註解就被視為
$text1 的說明文字。
*/
var $text1;

/**
 * 這也是 doc 註解。
 * 大部份書上會教你這樣寫,但這只是為了美觀而已,前面的縮排與星號並非必要。
 */
var $text2;

/*
注意開頭只有一斜一星,這只是普通的註解。
*/
var $text3;

雖然 PHP 的語言規範沒提到 doc 註解,但 PHP Reflection 模組確實支援這種 Java doc 式的 doc 註解,並提供了 getDocComment() 方法讓程序員可以取得程式項目的 doc 註解文字。舉例來說,下列 get_class_doc.php 示範了如何取得指定類別的 doc 註解內容。

<?php
/**
 Foo

 @author rock
 */
class Foo {
    private $data;
}

$rFoo = new ReflectionClass('Foo');

$doc = $rFoo->getDocComment();
echo $doc, "\n";

?>

執行結果如下:



$ php get_class_doc.php
/**
 Foo

 @author rock
 */

我們可以為變數、函數、類別、方法與屬性寫 doc 註解。想要取得這些元素的 doc 註解,就必須先配置對應於指定元素的反射體,再調用反射體的 getDocComment() 取其 doc 註解。要讀類別的 doc 註解,就要先透過 ReflectionClass 配置該類別的反射體;要讀某個體的屬性的註解,便要透過對象的反射體的 getProperty() 方法先配置該屬性的反射體。餘類推。

取得 doc 註解的工作完成了。接著就要實現解析 doc 註解,找出我們定義的注記,再做我們想做的事。在本文中,我要練習的是定義一個叫 @resource 的屬性注記。當我配置了一個 Foo 類的個體後,我就會去查看它有沒有任何屬性加上 @resource 注記。若有此注記,我就從外部(類別定義之外的地方)指派一個值給那個屬性。這個作法屬於控制反轉(IoC)設計模式,IoC 在 Java 世界相當有名,但是 PHP 要做也很簡單,我以前就寫過一個,見「PHP 實作 IoC/DI 設計模式 」。ioc_prop_resource_1.php 示範了如何做這件事。

<?php
/**
 Foo

 @author rock
 */
class Foo {
    /**
     @resource
     */
    var $data;
}

$form = array(
    'name'  => 'Rock',
    'email' => 'shirock@blog'
);

$foo = new Foo();

# 分析 doc ,找出 @resource 注記,指派 $form 的內容給有此注記的屬性。

$rfoo = new ReflectionObject($foo);

$props = $rfoo->getProperties();

foreach ($props as $prop) {
    $prop_name = $prop->name;
    $doc = $prop->getDocComment();
    if (preg_match("/@resource\s/", $doc) > 0) {
        echo "assign form to property '${prop_name}'\n";
        $foo->$prop_name = $form;
    }
}

//print_r($foo);

echo 'Name: ',  $foo->data['name'], "\n";
echo 'EMail: ', $foo->data['email'], "\n";
?>

我設計的注記 @resource 是針對屬性賦值之用,所以這個注記最好是寫在屬性的 doc 註解內。而我就去查看各屬性的 doc 註解有沒有寫上 @resource。查看工作實在很簡單,用字串比對函數就行。找到之後,再把資料內容指派給那個屬性即可(第32行)。上例的執行結果如下:



$ php ioc_prop_resource_1.php
assign form to property 'data'
Name: Rock
EMail: shirock@blog

不過上一個例子的指派行為其實並不算好。因為那個屬性是公開存取的,所以簡單地用指派運算就成。但若屬性的存取權是受保護的(protected, private),那麼上例的指派行為就會引起 PHP 的執行錯誤,PHP 會說你試圖改變一個不允許存取的屬性的內容。

對於屬性存取權的限制,還是有解決之道。這也是透過 Reflection 功能才能玩出的特效。說起來,Java 的 Spring framework 也是利用 java.reflect 才能玩出屬性注入的把戲(參考「Spring framework 實際上是透過 reflect 完成 autowired 的)。我只要把指派行為改為 Reflection 的 setValue() 就可以讓我的注入行為更完善。ioc_prop_resource_2.php 就是改良後的範例。

<?php
/**
 Foo

 @author rock
 */
class Foo {
    /**
     @resource
     */
    private $data;  # 現在,這是私有屬性


    function dump() {
        echo 'Name: ',  $this->data['name'], "\n";
        echo 'EMail: ', $this->data['email'], "\n";
    }
}

$form = array(
    'name'  => 'Rock',
    'email' => 'shirock@blog'
);

$foo = new Foo();

# 分析 doc ,找出 @resource 注記,指派 $form 的內容給有此注記的屬性。

$rfoo = new ReflectionObject($foo);

$props = $rfoo->getProperties();

foreach ($props as $prop) {
    $prop_name = $prop->name;
    $doc = $prop->getDocComment();
    if (preg_match("/@resource\s/", $doc) > 0) {
        echo "assign form to property '${prop_name}'\n";
        //$foo->$prop_name = $form; # ERROR!

        $prop->setAccessible(TRUE); // only effect this reflector.

        // Ok. It can set value to this private property.

        $prop->setValue($foo, $form);
    }
}

//print_r($foo);

$foo->dump();
?>

看吧,很簡單。$prop 是個體屬性的反射體,你可以將它視為存取屬性的後門。而這個後門可以藉由 setAccessible() 局部性地打開它的寫入權限,於是這個反射體就可以跳過 private 飾詞的限制,從外部改變這個屬性的內容。請注意,setAccessible() 並不會徹底改變屬性的存取權限。其影響僅限於開啟過的反射體,程序員依然不允許直接賦值給屬性。

說到存取權飾詞,我額外說些個人感想。Neal Ford 在《程式設計師提升生產力秘笈》中說過,「在具有強力反射能力的語言中, private 關鍵字只是裝飾用的」。我想只有初學者才會把它當一回事。老練的程序員有很多手段可以隱蔽資料成員的操作細節,甚至不需要修改使用者的程式碼,就能將原本直接存取資料成員的動作隔離為間接的屬性存取方法。所以我個人習慣上已經不太使用 protectedprivate 關鍵字。我反而覺得還是以前那種在名稱前加上底線的命名方式更加直覺。因為不需任何額外動作,只要一看到底線名稱的成員,我就知道那是不公開的成員。我習慣上就會當這些成員不存在,不使用它們。

習慣使用普通的文字編輯器寫程式的程序員,應該會感受到好的命名習慣反而有一目了然的效率。如果單純只用存取權飾詞的話,我還要用 IDE 工具,再把指標點到成員名稱上,我才會看到那個成員的存取權。我習慣一眼掃過一頁程式碼就要掌握這些資訊。對於要用指標移動才能點出這些資訊的操作方式,敬謝不敏。

樂多舊網址: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1862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