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2003-03-26

義守大學管研所 心得報告「論研究者的語意場與研究對象的語意場之間的差異,對問卷結果的影嚮」

以趙采虹關於飯店員工之知識分享課題的問卷為例。題型大概是像這樣的描述:你會主動和同事進行知識分享嗎?問卷放發的對象是飯店基層員工,如掃地的歐巴桑。

我一看到問題,這問卷我就填不下去了。由於語意場的差異,我還會猶豫,思考一下知識分享行為有哪些?一個掃地的歐巴桑就更不用說了,他真能填出有效反應研究對象行為的問卷嗎?

舉個例子來看,員工之間聊八卦這種行為,算不算「知識分享」?

從知識分享近來的研究發展來看,研究者已經很肯定一點,即:聊八卦這種行為,是一種重要的知識分享行為。在研究者的語意場中,說到「知識分享」自然包括了聊八卦這些內容,聊八卦這種行為,是研究者在研究中極為重視的一個關鍵,而且也希望問卷能夠反應受訪者的真實行為。

不幸的是,對基層員工來說,聊八卦這種行為,是不正經、不重要的事。在他們的語意場中,聊八卦這種不正經事和「知識分享」這種正經事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在他們的觀念中,知識分享是很正式的事,類似職業訓練、開班上課或開會簡報這些事,才叫知識分享。既然在他們的語意場中,知識分享和聊八卦已經被分在對立的類別中了,就算他們真的常常在聊八卦,他們在填答問卷時,也會直接填答「我不常和同事進行知識分享」。

研究者希望了解的是聊八卦這種事頻不頻繁、影嚮這行為發生的因素為何?然而受訪者填答的卻是跟他們實際行為相反的答案 - 他們實際上是有在進行知識分享的 - 。顯然,這樣的填答結果,完全不能反應受訪者的真實情境,更是大大妨礙研究者的研究進程。

之所以造成問卷無法正確反應研究對象實際行為的現象,只是因為雙方的語意場有別。在不同的小團體中,會形成不同的語意場。易言之,每個小團體都有自己的「行話」,圍繞這些行話而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用字遣詞習慣。事實上,語意場中的用字跟團體所面臨的特殊環境經驗有一定的對應關係。文字,是一種抽象化的符號,人們在使用時,需要將其具象化,在特定的文字與個人經驗中的某一特定的事物之間建立關聯。共同的語意場,意謂著人們在使用一特定文字時,皆關聯到一共同的特定事物。但是每個人的環境皆不相同,因而擁有的經驗也不相同。環境差異愈大,則語意場的差異愈大,因此形成同名異實與異名同實兩種現象。同樣的名詞但涵蓋的內容不同,不同的名詞卻指向同一事物。

語意場的差異,最容易反應在名詞的使用上。雖然在設計問卷時,題目不易過長,但也應該考慮到受訪者的語意場,調整名詞的使用。

個人認為,管理學中,充斥了太多「術語化」的名詞。但術語化的結果,對現象的解釋並沒有帶來太多的幫助,反而形成了望文生義,對名詞的概念僅止於「查字典式的理解」的負面影嚮。雖然在文句中組合 (我想也僅止於組合) 了大量的術語,但卻不能通過語言邏輯的檢驗。

樂多舊網址: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26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