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2007-02-22

淺談「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樣倒下的」

本文標題取自《失控的進步: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樣倒下的》這本書的副標題。對於該書所談的內容,我從經濟學的觀點來談「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樣倒下的」。

在我看來,排除自然環境的變化因素,復活節島文明之覆亡原因在於未發展出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請忘了世人如何歌頌 (或批評) 「資本主義」,回溯米塞斯 (Ludwig Mises), 海耶克 (F.A Hayek), 甚至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等人的著作內容,不難發現復活節島文明覆亡的原因已在其中。

一次獵殺一頭長毛象,是生存;一次獵殺兩頭長毛象,是進步;但一次獵殺兩百頭長毛象,則是進步過了頭──

復活節島的高度工藝技巧,讓人類將島上的最後一棵樹砍倒;蘇美文明的農業灌溉技術,將中東的肥沃月灣地力耗盡,最後鹽化為今日的沙漠;在大西洋的兩岸,羅馬帝國與馬雅文明各自埋頭苦幹,隨著帝國勢力的擴張及人口的興盛,愈發壓榨著腳下的土地,最後各自步上衰敗的道路。這些古老文明都踏入了「進步的陷阱」──在文明發展至巔峰時,對生態的索求也到達頂點,為了追求持續的成長繁榮,只好搶劫未來,以支付眼前的開銷,最後將大自然賜予的款待洗劫一空,然後隨著環境的崩毀而瓦解。進步就是不斷的向前走,但我們最終得到了什麼?

失控的進步: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樣倒下的

進步

米塞斯 (Mises) 等人對「進步」一詞提到的次數不多,內容也非常簡短。他們 並不斷言,人們「應該」努力於上述的那些目標 ,而僅僅確定 人樂於健康與富有,厭惡貧困與死亡改善生活的物質條件這個慾望,是刺激世人的一個動力(人的行為 (Human Action), Mises/夏道平譯, 1966/1991),因此,只要人的行為促使其遠離衣食之憂便是「進步」,沒有更多要求了。然而一些人不滿足於此,他們相信人的理知可以「積極地」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那些被海耶克 (Hayek) 稱之為「營造理性主義者」的人,被其「不要命的自負」為蒙蔽,他們追求的「進步」是盲目的、是迷信的。

社會結構

復活節島的社會結構無法滿足發展資本主義的必要條件。資本主義的特徵是迂迴的生產結構,以較淺顯的詞語來說,則是分工、儲蓄與貿易。要發展這些特徵,則社會結構中必須具備滿足一些條件。以復活節島為例,人口太少與市場太小,是其無法發展資本主義之主因。

如果說自從很早以來,經濟學家便一直全神貫注於這些問題,那麼相對地,人類學家近來對於道德演化的問題,便沒有給予足夠的注意。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人類學者在這一方面有重要的卓見,如 M.J. Herskovits 提到:大體上來說,社會愈小,如何維持生存愈是個逼人的難題。相反地,在那些較大的社會裡,由於出現了專業化這個必需的條件,提供了比足夠養活全體社會成員還要多的財貨,反而有機會享受社會性的休閒活動。(不要命的自負 (The Fatal Conceit), Hayek/夏道平譯, 1992/1995)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分工受限於市場範圍)This division of labour, from which so many advantages are derived, is not originally the effect of any huan wisdom (雖然人們從分工得到許多好處,但一開始,分工並不是任何人的智慧結晶)(國富論 (The Wealth of Nations), Smith/謝宗林•李華夏譯, 1776/2000)。分工是人對自然環境的多樣性有意識的反應(人的行為 (Human Action), Mises/夏道平譯, 1966/1991)。

文明起於貿易,尤其是延遠的文明,在其歷史中更容易發現人類貿易活動的軌跡。地球上只有少數幾個小地方,或許可以完全提供必備的資源,讓原本四處遊盪、人數不多的狩獵隊伍得以定居下來,這少數幾個小地方不可能讓人類繁衍到現今規模。大多數的人類將發現,他們希望住下來的地方不是根本不適於人居,就是只能養活極少數的人。人類為了生存不得不和他人交換,亦即貿易,取得生活必需品,為了進行貿易,人與人之間透過許多複雜的行為建立關係,從交換禮物逐漸轉變成市場成規,再發展出繁複的人際關係,包含道德法律、文字語言等等秩序於焉建立,而成「文明」。(不要命的自負 (The Fatal Conceit), Hayek/夏道平譯, 1992/1995)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都是社會關係。在大規模戰爭或人群打鬥的時候,雙方互相衝擊,這其間是有交互的影和相互關係,但這不是社會。原始的民族和部落間,時常為爭奪資源而發生戰鬥、彼此消滅。但與此同時,另一種行動模式也同時在進行中,那就是貿易。人們認識到:和平合作是生物性的生存競爭最好的手段。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人們一旦認識到,把打敗了的敵人拿來做奴隸,比殺死他們更有利,這時,他們雖然還在戰鬥,但已想到了戰後的和平。當人們意識到在最原始的戰鬥的目的之上,還有一種社會關係存在時,人們才會節制或捨棄戰爭行為,而以社會關係代之。(人的行為 (Human Action), Mises/夏道平譯, 1966/1991)

復活節島人口太少無法發展分工。位處大洋之中,雖有優秀的航海技術卻未積極對外拓展其貿易腳步,且外人也難以到達與之貿易,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行為模式單調一致,滿足了賽局之劣勢策略的條件,終致覆亡。

樂多舊網址: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276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