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2023-08-28

K島歪串日常:民初的簡體字推動者是搞偽科學

No.29500864
然後日本人說繁體字對他們而言比中國簡體字更好懂 雖然我不是很明白這個邏輯

No.29500985
那是因為日本的簡化漢字是因為民族性或方便等原因長時間演變而成的,偶爾還是會看到古字(繁體)
中國簡體就不一樣了,那是為了提高認字率直接砍一刀說我們之後這樣寫,為了簡而簡。有些被日本簡化過了的字就直接拿來用才剛好看起來像
硬要說的話就是演化和簡化的差別
對日本人來說,繁體是使用古字,簡體則是另一種被發明出來東西

No.29501962
說白了就是清末民初那時的文人一直有”中國落後的原因有一部分因為方塊字太難寫”,這裡面的標竿就是錢玄同,錢他自己編的簡體字譜收了2400餘字,這數量遠多於國民政府公布的324個一簡字甚至還多於1964年共產黨政府推出的簡化字總表2236字
而事實上共產黨建政後挾著新中國建立聲威推一簡成功後變本加厲的還要推二簡甚至中文全羅馬拼音化,也是撞到牆才停

因為那些讀書人沒有語言學這項專長啊www

如果有的話就不會提出這點子了

在清末民初那時,別說是中國,就是西方,在語言學這一塊都算不上真正的科學化。 我是指配合心理學、神經學這些自然學科實證的程度。這大概是近五十年的事。

更何況西方用的是拼音文字,那時的語言學並沒有發展到象形文字這一塊。 所以錢玄同針對漢字科學化所做的簡化工作,基本是偽科學。 他沒有認識到語言文字的改變原因更常出於演化而不是創造,演化方向也不是只有簡化這個方向。 文字演變並不是只有筆劃簡化一種方向,也有增添筆劃。

例如「丁」字,加筆劃「金」成「釘」指金屬實物,如鐵釘、釘子;加筆劃「目」成「盯」指眼睛的動作;加筆劃「言」成「訂」指文書修補。隨著文化的發展,人們要表示的事物意涵愈來愈多,就把當時既有的字借來互通。借來通去的結果,在一個字上面加了一堆意義。為了怕混淆,於是進一步增添筆劃將字義細化。這種做法的重要性甚至比筆劃的簡化更重要。然而當初推行簡化字時,就將文字演變的方向偏頗地侷限在「筆劃簡化」這一方向上,因此就有「面麵」不分、「干乾幹」不分的結果。

可以看看我在這篇 從穿越小說的主角生活看中華語文的三件事 是怎麼說的。

如果用手寫體(行、草)、印刷體(楷、明)來區分的話,我是沒那麼排斥基於行草的筆劃簡化。 例如”语”的言部就是常見的今草寫法。 但那是手寫的場合。印刷就不必了。

話說回來,草書出現的目的原本是為了快速書寫,甚至為此犧牲辨認度。 把草書楷化,然後認為這樣可以提高識字率?矛盾啊。

例一,「設」字的草書寫法把偏旁「言」連寫成一點一勾,簡體字就成了「设」。但我經常把「没」和「设」看錯。

例二、2016年,習近平在G20開幕式演講中,把「通商寬農」,唸成了「通商寬衣」。原因就在於「農」的簡體字「农」,外形和「衣」很像。

這兩字都是為了提高書寫速度簡化筆劃,卻犧牲辨認度的例子。

No.29501989
雖然是事後諸葛,不過一個文字的識字率跟難不難寫沒有關係,而是跟教育普及有絕對的關係
說白了,去查北京市公布的識字率(99.2)還比台北市(99.5)低就知道簡體字根本沒有增加識字率

K島歪串日常。歪串是K島的一環。 很多動畫與漫畫作品在K島的討論串中,常常會偏離主題,延伸到其他方面的知性討論。 我發的內容,有些會被我保存起來。我想當原串消失後,或許會把它們當作閱讀心得整理發到部落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