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2013-05-16

我的 TEAC UD-H01 聽感評論

前些日子,我買了 TEAC UD-H01 這台 DAC ,計劃換掉我用了超過五年的電光石火噴火龍 DAC 。比較著聽了一個月,寫下這篇評論。

我是用個人電腦玩數位流音響,電腦就是我的訊源。其他設備是:

  • 純數位輸出音效卡,和 X-Fire 1723 同規格,但有同軸輸出端子和 BNC 輸出端子。
  • Firestone SPITFIRE 電光石火 噴火龍 (第一代,無USB端子)。
  • 喇叭: 雅瑟 S520 。
  • 耳機: Grado S225 。
  • 喇叭擴大機: 王記 A-2150 (綜擴)。
  • 耳機擴大機: 普騰 PROTON 550 (也是綜擴)。
  • 光纖線和同軸線都是 AXE 牌,型號不記得,價位約略是在500元那一帶。

音樂

「The DECCA Sound Sampler」 DECCA之聲示範天碟 (Set 444 315-2)。訊號格式 CD 44.1kHz/16bits。 這十幾年來,這套 CD 一直是我試聽新設備的第一號測試員。

一開始,我只覺得 TEAC UD-H01 的音量似乎比較小,聲音量感和動態不如噴火龍。 但隨著 DECCA 進入立體聲錄音時代後,我才發現我錯得離譜。 並不是 UD-H01 的量感和動態不如噴火龍,而是因為 UD-H01 的音場拉開、拉深了。有些聲音變遠了,所以才帶給我量感不足的錯覺。

噴火龍給我的感覺是樂團的位置靠近我,而且配置像是一直線,就好像所有樂器都擠在舞台第一排的位置發聲。因為靠得近,所以量感大,但空間感就少了,音樂也嘈雜些。但 UD-H01 的音場拉開了,樂團的位置比較靠後,配置也拉出弧線了。和噴火龍相比,UD-H01 就有樂器分散配置在舞台三排的空間感,音樂的層次感也提昇了。下圖是兩台 DAC 的空間感表現示意圖。星號表示聆聽者的位置。

兩台 DAC 的空間感表現

「2006高雄國際Hi-End音響大展」CD。我仔細地聽了第二首「Being And Knowing」的拍鼓聲。兩相比較,UD-H01 的音響動態更具節奏感。噴火龍聽起來,像是四根手指同時拍擊在鼓面上。而 UD-H01 則是四根手指略有落差地拍在鼓面上,節奏聽起來比較生動。

我為了測試 UD-H01 的數位訊號取樣頻率(sample rate)接收程度,又試聽了春天音響展才入手的「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 DAD」(ARTS 47564-2),原始訊號格式: 96kHz/24bits。還有「2013 高雄國際 Hi-End 音響大展示範光碟 數位母帶」,原始訊號格式: 88.2kHz/24bits。這兩種訊號取樣頻率,不論是用光纖、同軸還是 USB 線,都成功地接收到訊號,UD-H01 面板燈號也顯示在正確的取樣頻率上。接著我又啟用 foobar2000 的 resampler 模組,分別將以上兩張 CD 升頻兩倍到 192kHz/24bits 和 176kHz/24bits 播放。這時就只有同軸和 USB 線可以接收訊號,而光纖線不行。不過我這條光纖線接上噴火龍時,也不能傳 192kHz 的訊號。所以我並不確定 UD-H01 的光纖端子抓不到 192kHz 訊號是否為 DAC 本身的硬體限制。

附帶一提,在切換不同訊號取樣頻率時, UD-H01 會發出咔的一聲。聽起來像是繼電器的切換聲。我看了網路上其他用戶的評價,也確實有這個現象。這是 UD-H01 的硬體設計特性。也許有些人不是那麼喜歡,我倒覺得很方便,可以提醒我是否有不同訊號取樣頻率的音樂檔混在我的收集中。

「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 DAD」這張 CD 有大量的小提琴等弦樂器演奏。和噴火龍相比,UD-H01 的小提琴聲音表現比較滑順細膩。如果用年資來形容的話,噴火龍的小提琴像是十年資歷的樂手在演奏,有些段落有點刮、聲音顆粒比較粗。而 UD-H01 的小提琴則是由十五年以上資歷的樂手演奏,琴聲較為滑順熟練。

我也常常聽動畫曲目。「攻殻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 SOLID STATE SOCIETY O.S.T」,有很多電子樂多軌混音的配樂,我個人認為這可以聽得出解析力。而 UD-H01 是比噴火龍好上一節。 動畫「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片尾曲「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演唱者: 茅野愛衣, 戸松遥, 早見沙織。三人的聲音辨識度提高。「生徒会役員共」片尾曲「蒼い春」。演唱者: angela。伴唱的學生們的聲音分離度提高,聽來更清楚。

最後,我未抱著多少期待的拿出了 AKB48「So Long!」和 NO NAME「この淚を君に捧ぐ」CD比較,結果如預期般地無差別。流行樂的錄音真的很普通,器材高檔與否也就不那麼重要。果然 AKB48 還是要看公演跟演唱會。

耳機表現

聽完喇叭後,換聽耳機了。 Grado S225 不是很難推的耳機,不過接上 UD-H01 的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距、不慍不火。始終比不上 PROTON 550 這台老綜擴的耳機輸出。 我從前曾經買了一台電光石火的 Encore 耳擴,和老綜擴比了一個月後,最後卻是把 Encore 賣掉了。而 UD-H01 的耳機輸出大概就是電光石火 Encore, Beyond 耳擴的表現,水準大約是5000元台幣的等級吧。

[實測]注目度超高 - TEAC UD-H01 USB DAC試聽測試報告」這篇評論的說法沒有錯, UD-H01 的耳機輸出只是附帶的贈品。畢竟這是一台一萬五千元等級的 DAC ,而不是一台萬元等級的耳擴。但對想找尋 DAC 和耳擴一體機的朋友來說,我想還是很合適的選擇。我曾經考慮過的另外一個同等級的選擇則是谷津的 U2 。

各類輸出入端子比較

UD-H01 提供光纖、同軸和 USB 三種線材輸入端子各一。在我的器材上,光纖和同軸的表現沒什麼差別。而 USB 的話,安裝 TEAC UD-H01 的驅動程式啟用非同步模式後,音質是有好一點。 我一開始隨便拿 USB 隨身硬碟的 USB 線來接,過了兩天買了條 Canare 的 USB 線 (1公尺680元)。兩條線的比較結果嘛... 在我的器材上聽不出來。

UD-H01 還有個賣點,就是它的輸出端子除了一組 RCA 外,還有一組平衡式 XLR 輸出。在網路上的評價幾乎是一面倒地肯定它的 XLR 輸出比 RCA 輸出更棒。正好我接喇叭的王記擴大機也有一組 XLR 輸入,所以我買了對 XLR 訊號線接上試聽。但悲劇的是,我接上後才發現擴大機上的 XLR 輸入竟然是對應到「前級直入」輸入端,也就是 DAC 訊號直入後級,而不經過擴大機本身的前級。雖然 XLR 直入表現確實比 RCA 直入要好,但還是比不上擴大機的前級輸出。走前級的聲音聽得出有血有肉,DAC 直入就乾了。

結論

關於聲音的表現,我直接引用「高傳真視聽」的評價,那就是我對 UD-H01 的感覺。

清澈見底的聲底、自然浮現的細節、如冬日溫馴微暖的音色、不帶任何刺激感的高音峰值表現,以及符合比例放大原則的音像雕塑能力

Teac UD-H01評論完稿前的最後試聽

總體來說, TEAC UD-H01 的 DAC 音質表現比噴火龍高上一籌,升級感明顯,確實值得那貴上一倍的身價。

樂多舊網址: http://blog.roodo.com/rocksaying/archives/25164878.html

樂多舊回應
未留名 (#comment-22877722)
Thu, 16 May 2013 13:36:29 +0800
請問本機插上 linux 可以使用嗎?
未留名 (#comment-22878068)
Thu, 16 May 2013 19:54:41 +0800
你是指 USB 模式嗎? 我的 Debian 6 系統不行 (Linux 2.6),插上後可以找到這台 DAC ,但無法成功載入 snd-usb-audio 模組。根據 dmesg 訊息,載入 snd-usb-audio 模組時發生 error -5 的錯誤。

不過我聽說在 Ubuntu 12.10 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