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ndam Seed 與基因改造

2003年,日本 Sunrice 推出的動畫「Mobile Suit Gundam Seed」(機動彈士-鋼彈Seed),挾歷代鋼彈之名,播出的一年期間,在日本掀起廣大熱潮。我在此回答裡主角 Lacus 跟 Kira 老喜歡問的問題: 「什麼是我們必須與之戰鬥的?」

這是一篇2004年就在其他網站論壇上寫好的內容,只是今天回娘家,發佈在自己的部落格上。

迂迴生產對解釋著作財產權問題的重要性

我一直認為迂迴生產過程是解釋著作財產權問題的重要手段,這一主張在我的碩士論文中表現的很明顯,甚至是表現出固執的態度。

關於「迂迴生產過程」可以參閱任一奧國學派經濟學入門的著作,或見我的碩士論文內之介紹。

從 Copyleft 探討著作權體系的發展

這個主題下,是我對我當年的碩士論文,所做的後續思考。那篇論文,我現在看來其實不是很滿意,不論是在研究方法、方法論以及科學哲學論,都不夠嚴謹。這一、兩年來,我陸續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支持那篇論文,會漸漸整理上來。

blog 真是好東西啊。筆于 2005.7.14

市場機制是反映人心的鏡子:媒體自律篇

Quotation from 兩種死亡:郭松棻與倫敦 at 革命中途
至於市場機制,我想我同意豬小草的論點,正是經濟理性驅使台灣媒體市場機制邁向更瘋狂的表現。市場機制如何能使媒體自律呢?。。。。。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市場機制此一概念,不涉及任何道德判斷,沒有任何利益,也沒有任何目的,不論左右,此為深究市場機制者之共識。它僅僅是指稱社會上眾人行為的互動秩序之概念。眾人行為應該會產生什麼結果,市場機制就真實地反映出來。它的真實性就如 1+1=2 。市場機制就只是這麼樣的一個概念,它不是一個實體,不會教導人們該如何做才對人們自身有利。當我們拿臺灣媒體的不知自律 (我持保留意見) 來眨損市場機制時,在我看來,就像是指著鏡子說,為什麼你把我照這麼醜。鏡子不知美舊,只有人知道。當我們感嘆社會的思路變得衝動,情緒化, 浮面時,我們不是問市場機制,而該要問自己。

但「臺灣媒體不知自律」這句話,犯了個人主義方法論上的一個錯誤[「概念」實體化的陷阱 (Mises, 經濟學的最後基礎, p108) ,對清晰思想所成之妨礙在此最明顯的,就是模糊了焦點,把事情推托到別的事物上去了。該問自己要的答案,卻去尋那非實體的概念上問。],用集體名詞指稱某些個體,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臺灣媒體不全是不知自律的,至少 Larson 這位媒體人是自律的,至少,我還看得到一些不做這種報導的臺灣媒體。整個社會的思路也不全是膚淺的,否則我就不會在「革命中途」看到那篇文章。

maw 倒是說了個有趣的看法,可以練習經濟學式的反直觀思考模式。如果觀眾喜歡看聳動新聞畫面,那麼他們就會一直轉台追看新聞畫面,而不會看廣告,則廣告主就不會去買廣告時段,最後新聞媒體只好倒閉、裁員或減薪。

釐清 Copyleft 及 GFDL 兩個名詞的差別

我先前在「Copyleft 與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在部落格寫作上的適用性」一文中闡述了 Copyleft/GFDL 以及 Creative Commons 的關係,以及 Copyleft/GFDL 在部落格寫作上的適用性。不過我自己看了幾遍之後,發現在該文中,常常將 Copyleft 與 GFDL 這兩個詞交替使用,但另一方面又寫到 Creative Commons 的某些授權形式符合 Copyleft 。這就不免讓人容易混淆這幾個詞的內容了。所以我在此說明一下 Copyleft, GFDL 這兩個詞的意義差別。

企業購併是否可以作為一種國家戰略

「國家戰略」就跟「企業主的策略」、「股東的想法」的地位一樣,不能否認它一開始就存在於企業購併的評量函數中 (尤其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所謂「國家戰略」又所嘗不可解釋為「領導的個人策略」,則跟「企業主的策略」是同樣的參數了) 。所謂「經濟行為」其實涵蓋人的所有行為,如果以為政治意圖不存在於交易函數中,那是把事情簡化過頭了。

奧地利經濟學派 (Austrian school)的特色

奧國學派(奧地利經濟學派)由孟格爾 (Carl Menger) 奠基,並得到龐巴維克 (Eugen von Böhm-Bawerk) 和維塞爾 (Friedrich von Wieser) 的支持而成形。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 ,第四代則是海耶克 (Friedrich A. Hayek) 。奧國學派的方法論基礎在孟格爾所著的《國民經濟學原理》,而米塞斯所著的《經濟學的最後基礎》則可視為近代奧國學派方法論之大成。

Copyleft 與 GNU Free Document License 在部落格寫作上的適用性,兼論 Creative Commons 與 Copyleft 的相容性

我在個人網頁 (包含個人部落格) 上所使用的授權條款為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相對於近來隨部落格發展而興起的 Creative Commons (創意公用授權條款) ,顯得獨樹一幟。更有甚著,我曾不只一次看到類似「Copyleft 不是真正的自由著作權」的說法。對此,我覺得有必要說明 copyleft 與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簡稱 GFDL ,後述不再註明。) 在部落格寫作上的適用性。

義守大學管研所, 策略管理報告「失焦的競爭優勢」

前言

「競爭優勢」一詞是管理學中經常被使用的流行語,然而遍觀各類管理書藉或論文,在使用「競爭優勢」一詞時,儘管被列為關鍵詞,卻很少說明其定義。當某人講到「競爭優勢」時,似乎每個聽眾都知道那是什麼,但若仔細探究每個人的理解,問問他們什麼是競爭優勢時,得到的答案卻不見得一致,甚至有人會回答說:「你知道嘛,就是那個啊。」這種模糊的答案。

「競爭優勢」一詞如此被浮濫使用的結果,使得在解釋「競爭優勢」時,便很容易陷入「套套邏輯」的陷阱中。在討論競爭優勢、核心能力等內容時,往往如下所描述:。

"事實上,如核心能力之類的主張,往往變成一種「感覺不錯」的課題,既然只是一種感覺,就似乎不會有人失敗。"
(企業策略: 37; C. K. Prahalad等著, 李芳齡譯; 天下遠見出版, 2001第一版)

Two roads ahead to protect Public Freedom

昭宏兄在其信件 「Two roads ahead to protect Public Freedom」 提到,現階段為了保護公眾自由,有兩種手段,即法律手段與哲學手段。我一方面表達對著作權體制發展方向的憂心,而主張法律手段,亦即使用 Copyleft 之必要性。另一方面則表達對天賦公權此一論點的反對意見。在我看來,正是同樣的天賦權利、自然權利的哲學觀點,使近來著作權體制往增加保護範圍的方向發展。我以為作者的天賦權利及公眾的天賦權利之對抗,只會陷入言論辨證中,無助於釐清問題。

閒談 ICOS 2003

由於旅費問題(沒錢之意),我只去參加了第二天的議程。夜裡來、夜裡去,一日來回客運車上睡。車站的長椅,我只小坐了一小時休息。

如果要舉個窮學者的例子,我大概就是最落魄的那種了,參加研討會,還要看對方有沒有提供便當,有茶點就吃,有東西就拿 (今年的包包很實用),最好是不用報名費。今年的 ICOS 恰好符合以上諸多優點。希望今後也能維持啊。

ps. 幸好我不待在學術圈(想待也待不了),落魄學者名單上(如果有這種名單),應該不會有我的名字。研究經費,那是啥?國科會,那又是啥?好陌生的名詞,跟我的關係真遙遠。誰叫我不做實證研究。

義守大學管研所 2003年4月14日 專題講座摘要報告

人們每天都面對著一個達成目的之手段具有稀缺性的環境,因而無時不在選擇,無時不在運用各種策略安排手段之行使順序,試圖漸次地滿足各種層次的利益。其中,立法院的互動是這種種行為中最為明顯的。

義守大學管研所 2003年3月31日專題講座摘要報告

所謂中國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磁吸效應」、「產業空洞化」、「國家競爭力衰退」等問題,其實正反應出一般人缺乏正確國際經濟觀念之事實,在此不予討論,畢竟徐教授只是口頭提到。雖然在演講開頭提到這麼一段錯誤觀點,總是不妥的。不過這樣的繆誤在管理學界中很常見,學者 Paul Krugman (1996/1999) 特別針對這麼一大票管理學界跨行國際經濟學界的繆誤論點起了個「策略性貿易主義」的名字 (全球經濟預言,[Pop Internationalism],先覺) 。這麼普遍的現象,似乎反應出繆誤的論點有很大的政治市場。只是目前缺乏學術界之論點和研究方向與政府當權者偏好之相關性的實證研究。若有這一方面的實證研究,應該會有相當大的貢獻,可以引導後來的研究生進入此一市場,生產滿足政府當權者偏好的論文。

分工 ~ The outsourcing or integration on jobs

寄件者: "rock"
收件者: "育興'"
主旨: 分工, the outsourcing or integration on jobs
日期: 2003年1月22日 上午 06:54

To: 育興大哥

我是石頭啊,先聲明,我並不是打算"電"你,也沒有什麼"怨仇"... 只是不巧我曾思考過這個課題。

關於你的論文提案,我曾提出三點意見,為了怕講不清楚,所以我寫下來。(好像超過兩百字了... 真可惜,這場不用寫心得)

管理學的起源

依 John R. Commons 之區分,古典經濟學中的價值與資本概念經過三個歷史階段的演變。這三個階段的成果可分別稱之為「工程經濟學」階段、「國內經濟學」階段與「制度經濟學」階段。這三個階段的內容,分別被加以討論,而衍生出近代管理學。

舊金山行記~~完美的廠商

事值我思索著廠商理論以及財產權理論時,我在美國舊金山,看到了臺灣沒看到的事。也讓我更加相信我思索的方向並沒有錯。

我看奧國學派的金本位貨幣制度主張

金本位貨幣制度是一種古老的貨幣制度主張,在近代已不在採用。而 Mises 及 Hayek 這兩位學者皆主張這種貨幣制度的重要性,這種看法要與二戰及1930年代的貨幣膨脹情形連結出來,方才能理解。接下來將簡略說明我對此主張的認同觀點。